第一福音书马太信息系列七---洗礼与新生命:从约旦河到空坟墓
2025年4月 日证道
讲题:第一福音书马太信息系列七—洗礼与新生命:从约旦河到空坟墓
毛志斌 Abraham Mao
经文:
“10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11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祂提鞋也不配。祂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12祂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祂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13当下,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14约翰想要拦住祂,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15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或作“礼”)。”于是约翰许了祂。16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祂开了,祂就看见 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祂身上。17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太3:10-17)
前言:施洗约翰预言的那一位
亲爱的弟兄姐妹,复活节平安喜乐!今天是我们教会成立以来第九个复活节主日,在这个喜乐感恩的日子,我们特别感恩昨天又有四位弟兄受洗归入耶稣基督,哈利路亚!我们第一福音书马太信息系列讲道刚好也进入3章11-17节关于耶稣基督自己受洗的经文。主耶稣成年后三十岁开始一生的服侍,从祂来到约旦河边受施洗约翰的洗开始,到祂在十字架上受死完成使命,三天后复活留下空坟墓,升天,总共短短约三年半的时间,却根本性地改变了人类历史。今天我们在这个复活的节日,就来思想耶稣基督生平中三个关键时刻:祂的受洗、十字架上的死,以及祂的复活。这三者不仅是神救赎计划的核心,也与我们的信仰生活紧密相连。耶稣的受洗是祂顺服与使命的起点,预示了祂在十字架上受死的“洗礼”——为我们的罪而死;而祂的复活带来了新生命的应许,呼召我们通过洗礼效法祂,成为忠心的门徒。历史上,许多信徒因着洗礼的见证,活出了从基督而来的新生命样式。今天,我们不仅要从圣经中探寻这真理,还要从历史见证中汲取力量,效法基督,活出门徒的生命。愿圣灵开启我们的心,让我们在这复活节关于洗礼与新生命的讲道中蒙福。
在上一次这一章经文的前半段我们讲到旧约时代最后一位先知,又是新约的开路先锋的施洗约翰,他从旷野发出的振聋发聩地呼召,原文直译是“ 太 3:2.悔改!因为天国近了!”(“Repent, for the kingdom of heaven is at hand.”)(NASB95),对那些没有结出行为的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的人。他严厉警告“10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并给来到约旦河边的各色人等施悔改的洗,实际上约翰在旷野,这个犹太地的边缘,发起了一场犹太教的改革运动,正当他事工兴盛之时。他却用比喻预言性地说“11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祂提鞋也不配。祂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12祂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净祂的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约翰喊着说:祂就要来了!祂的能力比我更大!我就是给祂作为主人脱鞋的奴仆也不配,我用水给你们施洗,-祂却要用神的灵和火给你们施洗!祂要筛你们一祂要清掉无用的糠秕—祂要扬净神的场,只留下好的麦子收进仓里!约翰预言要来的那位就是施行圣灵与火–末世性洗礼的弥赛亚。“不灭的火”象征着末世的审判–地狱之火,圣灵的洗礼将信靠弥赛亚基督的人如麦子一样收进祂的教会,而不信的人就像糠秕一样最终被审判的烈火烧灭。这是弥赛亚国度来临极其严厉的警告,需要人以悔改回应。这个宣告必会在当时涌到约旦河边的犹太人群中得到兴奋的期待或争辩。就像在今天在这个世俗时代中的基督徒,读到并思忖这古老的末世性的警告信息时,会问谁是“麦子”?谁是“糠”?什么是扬场的“场地”?什么是扬场的“簸箕”?
约旦河边的人们没想到,他们盼到的是拿撒勒人耶稣。在此之前,我们看到马太福音里的耶稣,是个被大希律王悬赏要杀祂的婴孩,为了逃避追杀,被迫随父母逃亡到埃及成为幼小的难民,希律死后又随父母回到以色列,在拿撒勒成长,除了路加福音记载了耶稣十二岁那年,随从父母到耶路撒冷圣殿,被父母遍寻不着。原来耶稣还留在圣殿中和教师们讨论圣经的轶事。圣经关于耶稣成年以前的资料非常少。马太讲述三十年后这位拿撒勒的耶稣突然出现,来到约旦河边约翰那里,谦卑地站在他面前,要求受洗,要与其余从犹太地、耶路撒冷、和加利利来受洗的人一起分担他们痛悔的心情。这位耶稣,看起来和那位要在审判中将祂面前一切罪恶不洁都清除掉的弥赛亚不象是同一位,而是和那些正在面对审判而需要悔改的百姓是同一类。他为什么要受洗?耶稣的受洗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一、耶稣受洗:顺服与启示(马太福音3:13-17)
“13当下,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14约翰想要拦住祂,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15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或作“礼”)。”于是约翰许了祂。”马太福音所说的“当下”是不明确的时间,每一个“当下”都需要个别解释。对讲述故事的人来说,“当下”往往是一个故事重要的事件时间节点。对马太来说耶稣受洗是他讲述的弥赛亚君王故事的重要节点。对2025年今天的我们“当下”最重要的可能是中美关税战和贸易脱钩,对现在毕业即失业、躺平的大学生和20多岁的青年人来说,“当下”是脱钩前和脱钩后。如果你听不同年龄的中国人讲自己的人生故事,你会听到不同年龄的人讲述他们一生受影响最大的事件的“当下”:八十岁以上的人会说最重要的区分是“解放前”和“解放后”;七十多岁的人会说最重要的区分是“文革前”和“文革后”;六十多岁的人会说是“改开前”和“改开后”;我这个年龄五十多岁的会说“六四前”和“六四后”;四十多岁的可能会说“入世(贸)前”和“入世(贸)后”;三十多岁的可能会说是“疫情前”和“疫情后”。对2010年出生后的青少年来说,什么是他们最重要的“当下”呢?虽然现在的中美贸易脱钩的“当下”使他们的前途看起来极灰暗,但他们最重要的“当下”事件还未来到,需要他们去思考、参与、去创造,而之前的所有年龄段的人对未来的“当下”都有责任,各个年龄段的中国人,我们的人生都在过往的“当下”被暴力和权力、金钱决定着、压迫着、伤害着、扭曲着,成为沉默的大多数,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我们身上,就成为我们人生的一座沉重大山。对越来越绝望,想躺平而又躺不平的少年人、年青人、中年人、老年人来说,最需要知道的是,全人类历史中一件最重要的“当下”事件已经在2000年前发生了。这个“当下”事件才对你的人生有永恒的意义,甚至可能推动扭转改变未来的“当下”。
“当下,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这里的当下意味着施洗约翰传道和施洗事工的高峰的时候,根据路加记载,耶稣受洗应该在三十岁左右。“耶稣开头传道,年纪约有三十岁。”(路3:23),在那个当下,祂不过是成百上千个排着队去受洗的人当中不为人知的一个,直到约翰认出了祂。然而,耶稣受洗的“当下”,人类的命运和历史由此改变,这个发生在罗马帝国边缘动荡的犹太行省的“当下”事件,当时完全没有引起帝国的中心罗马的注意,但这个耶稣发起的天国福音运动最终改变了罗马帝国的精神秩序,每个族群、每一代人在当下的命运都与他们如何看待耶稣受洗有关。因为这个当下,是上帝的时间闯入人类以法老、皇帝、元首、总统、主席、帝国、朝代为编年划分的世俗历史时间。是上帝道成肉身直接来进入并要改变这个由暴力、权力、金钱决定的世界的时刻。
- 耶稣的受洗:顺服与使命的起点*(3:13-15)*
施洗约翰施行的是让罪人悔改的洗礼,亚当的后裔都是带着罪性而出生,本质上都是当受施行约翰洗礼的对象。然而,唯有拿撒勒的耶稣是不需要受施洗约翰洗的,因为祂是唯一生下来没有带着罪性,也没有任何罪行的人,因祂是马利亚受圣灵感孕而生,马太一直在介绍讲论这位耶稣就是弥赛亚天国君王。耶稣来到约旦河,要求受洗。“14约翰想要拦住祂,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想必约翰非常惊惶。他似乎知道耶稣就是他在等待的那一位;但是为什么祂会来受他的洗呢?难道弥赛亚的应办要务有了改变吗?难道要用圣灵与火来扬净神的场有了改变吗?应该是约翰受耶稣的洗才对啊,不是吗?耶稣的回答,“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或作“礼”)。”耶稣在回答中接受了约翰的意思,可是坚持在此刻,祂选择一个低一点的位置是对的,这样祂和约翰(我们)就能尽诸般的义了。请注意这是耶稣在马太福音中第一次说话,尽诸般的义指的是以顺服为中心的与神的关系。这告诉了我们对整个福音故事而言一件至关要紧的事,会当着我们讶异的眼神陆续展现出来。没错,祂来是要实现神的计划,实现神在万代以前至今未曾忘记的应许。没错,这些就是神应许要将祂的风,就是神的灵(spirit) 吹遍全世界,要将祂公义审判的火,烧到凡有邪恶发生的地方,并要一次永远将属神的悔罪的百姓从各种被人催逼而陷入的被掳中解救出来。换句话说,这是一场更加宏伟的出埃及,涉及万族万民。但是,如果耶稣是要来行这些事,那么祂要做成这些事的方式,就必须是:谦卑的与神的百姓认同,取代他们的位置,分担他们的悔罪,过和他们一样的生活,然后最终替他们受死。他以悔改罪人的代表身份来受洗,是祂顺服天父上帝的计划和意志,承担起唯独祂自己才能完成的救赎使命的起点。
耶稣走进约旦河的水中,象征性地担当了人类的罪。正如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祂也被列在罪犯之中; 祂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赛53:12)祂的受洗预示祂将背负我们的罪孽,走向十字架。这是祂与我们同在的记号,表明祂愿意成为我们的代罪羔羊。为祂施洗的约翰认出了这个记号和耶稣的身份,使徒约翰的福音书中记载到“次日,约翰看见耶稣来到他那里,就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负”)世人罪孽的。”(约1:29)
这位施洗者,他不但看见了死亡,也看见了死亡背后的赦免。而且他意识到了一件事,真正的救赎不是因为来这里受洗的人的悔改,正象他斥责假冒为善的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圣殿献祭的仪式并不能带给人救赎,外表的宗教礼仪或转向内心的悔改,即使是爱色尼人那样真诚的悔改、严格的苦修本身都不能使自己得救,而是因为来这里受洗的人中间有一位是神的羔羊。这位来受洗的是其他所有和祂一起受洗的人的盼望,这位来受洗的人所带来的赦免,才是其他所有受洗的人悔改的原因和动力。不是悔改者的悔改,为他们自己带来了救赎;而是这一位的死,为悔改者的悔改来带了救赎、为受洗者的受洗赋予了意义。我常常在教会新生命班听到为是否受洗犹豫的慕道朋友说‘我还不够资格,我觉得自己还没有改变好。’我的回答是:‘你知道自己是个罪人,需要悔改,这很好,但你永远都不会自己悔改变得好到可以救你自己,你唯一得救的盼望是信靠耶稣基督,相信祂所说所做的一切,祂不仅为救你在十字架上而死,祂也为你站在约旦河里受了约翰的洗。’
受洗是耶稣基督事工的开始,而在祂世上的事工结束时,祂吩咐祂的门徒要受洗,祂先在这时候给他们一个榜样。“18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19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20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今天有一些自认是基督徒的人认为,他们不需要受洗,也不需要遵守任何圣礼。他们所持的理由是什么?我们的主也觉得洗礼和其他的圣礼都是有必要的,难道我们能高过主耶稣吗?
- 神的启示(3:16-17)
“16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祂开了,祂就看见 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祂身上。17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约翰为耶稣施了洗,耶稣从水中出来,就像以色列民经过红海上岸,然后蒙赐下律法,就确认他们是神儿子、是神头生的身分了。耶稣受了水洗上来,然后领受了神的灵,就是神的风、神的气息,用一种新的方式,宣告祂自己就是神的兒子。天开了,圣灵如鸽子降下,父神的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会问,耶稣不是早已拥有圣灵和神儿子的名分吗?确实,祂早有了这两样。马太花了不少笔墨去证明,耶稣是圣灵所生,而且的确是神的儿子,但耶稣的受洗是公开地宣告这两项事实。我们一定不要忘记,耶稣是人,同时也是神。因为祂也是人,难道祂不曾有过无数次的犹豫:究竟我是怎样一个人?究竟我的使命是什么?就象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也会在成长的过程中问自己到底是谁?我的人生目的是什么?而在受洗的一刻,在祂屈尊降贵、全然顺服的一刻,祂领受了(而其他人也领会到)一个深切的保证:祂诚然是神的儿子,祂诚然是被神的灵没有限量地恩膏充满,要把神的国引进来。“34神所差来的,就说 神的话,因为 神赐圣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35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约3:34-35) 以色列的先知期待,在末世弥赛亚来临的时代,神的灵会大大地傾注下來。这时刻已经来临了。耶柔米明白这一点,他指出:三位一体的奥秘、在〔耶稣〕受洗这件事上启示出来。
那只鸽子既引人入胜、但又叫人大惑不解。它是否和创世记一章 2节有关,“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就像鸽子飞翔在水面)暗示耶稣和神一样,也是创造者?或是它和旧约中那著名的,传讲悔改之道的约拿有关?在希伯来文,约拿的意思是「鸽子」。抑或是,它和耶稣所带来的救恩有关?当挪亚在方舟中经历过大洪水获救后,一只他放出去的鸽子回到他那里。同样地,在耶稣从水里上来的一刻,代表圣灵的鸽子也降在祂身上。
神的声音从天上下来,这代表长久以来上帝的绒默已经结束,诸天不再喧闹和揣喘不安。这事已经够奇妙了;但神说话的内容却更加令人吃惊:“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17)这似乎是两段旧约经文的混合,一段来自诗篇第2篇7-9 节,另一段来自以赛亚书42章 1节。“7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8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9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诗2:7-9)这是耶稣这位天国君王的加冕礼,天父藉此膏立子,使他掌管万国,耶稣就是诗篇第2篇所确立的受膏者-神的儿子。那从天上来的声音宣告说,那位终极的弥赛亚统治者、那位真正的儿子,已经来临。但這只是信息的一半,“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扶持、所拣选、心里所喜悦的。我已将我的灵赐给祂,祂必将公理传给外邦。”( 赛42:1)这另一半的信息让我们想起耶和华所拣选的仆人,他的结局是要忍受辱骂和反对,最终要为祂子民的罪而死。大能的神将那位祂早已应许给祂子民的释放者,带进人类的历史,为的是要引入天国。祂同时是那位弥赛亚儿子,也是那位受苦的仆人。在那一刻,神的灵降临不但让耶稣肯定,祂来到世上的使命是要拯救世人,也装备祂去完成这工作。三位一体的显现向世人表明洗礼不仅是仪式,更是神计划的启示,耶稣的洗礼是神救赎计划的公开宣告。
耶稣被差遣到世上,祂的任务极其艰巨,因为世人不能根据自己的看法,来认识耶稣以自己的生命和死亡展开的国度。耶稣是蒙爱的神子,却要经受我们的恐惧。这恐惧是因为我们自己将自己假定为创造者而产生出来的。耶稣服在约翰的洗礼之下,正如祂将会服在十字架之下,以至我们知道,上帝会怎样管治这世界。
让我们看看历史上的一位受洗者——君士坦丁大帝(公元272-337年)。据尤西比乌《君士坦丁传》记载,君士坦丁在公元312年米兰敕令前,经历了著名的“十字架异象”,他看到天空中的十字架和“凭此记号,你必得胜”的信息。这促使他归向基督,并在临终前于337年正式受洗。他恳求主教们为他施洗说:“这是我长期以来所期待的时刻,因为我渴望赢得上帝的拯救。这也是我们享有带来不朽印戳的时刻,是我们享有带来拯救的印戳的时刻,我曾经想在约旦河的河水中接受这一印戳,因为据记载我们的救主作为我们的一个榜样就是在那里接受洗礼的。不过,知晓何物于我们有益的上帝,决定就在此时此地我们已配得上这些东西。因此请不要耽搁。如果生与死之主希望我们在这里再生一次,即使是最后一次,如果我们在来世无疑能够跻身于上帝人民的行列中,并与他们一起参与对上帝的祷告,我现在就要为自己确立适宜于为上帝服务的生命规则。”君士坦丁的受洗不仅是个人信仰的宣告,也改变了罗马帝国的历史,使基督教从被迫害转为合法信仰。他的受洗提醒我们,顺服神的呼召可以带来深远的影响。
二、十字架的“洗礼”:耶稣的死与牺牲
耶稣的受洗标志祂公开服事的开始,预示祂将走上十字架的道路。在马克福音十章,耶稣带着门徒行路上耶路撒冷去,祂把自己将要遭遇被定死罪、受羞辱戏弄、被鞭打,最后被杀害的事告诉他们,预言自己十字架的道路。但祂的最亲近的两个门徒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却以为主耶稣上耶路撒冷是要在地上建立弥赛亚国,在那里作王,他们对耶稣说:夫子啊,你答应我们一件事,求你赐我们在你的荣耀里面,你去耶路撒冷作王的时候,让我们“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耶稣就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我将要喝的杯”是神愤怒的杯,祂所要受的‘洗’是十字架的受死。这两个门徒说“我们能”,他们觉得自己配得高位,因为他们此时还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求的是什么,他们不明白耶稣的话。耶稣就预言性地对他们说“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果然后来他们都为主受苦,雅各是第一位殉道的使徒,使徒行传记载了他的殉道:“希律王下手苦害教会中几个人,用刀杀了约翰的哥哥 雅各。”(徒12:1-2)。约翰是主耶稣所爱的使徒,并在十字架下受托照顾耶稣母亲马利亚。约翰在多米田皇帝逼迫期间,被放逐到拔摩海岛,并在那里看见异象,写成启示 录。
“35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进前来,对耶稣说:“夫子,我们无论求你什么,愿你给我们做。”36耶稣说:“要我给你们做什么?”37他们说:“赐我们在你的荣耀里,一个坐在你右边,一个坐在你左边。”38耶稣说:“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39他们说:“我们能。”耶稣说:“我所喝的杯,你们也要喝;我所受的洗,你们也要受。40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可10:35-40)
所以,耶稣的受洗不仅是一个仪式,更指向祂在十字架上的“洗礼”。路加福音12:50说:“我有当受的洗礼,还没有成就,我是何等地迫切呢!”这里的“洗礼”指的是祂的死。这与约旦河的受洗如何相连?耶稣在约旦河的受洗象征进入死亡之水,为我们的罪受死。祂从水里上来,预表祂将从死里复活。所以,使徒保罗对效法基督接受洗礼的人说“3岂不知我们这受洗归入基督耶稣的人,是受洗归入祂的死吗?4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5我们若在祂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也要在祂复活的形状上与祂联合。”(罗6:3-5)
受洗是耶稣接受使命的标志,十字架则是这使命的实现。祂在约旦河的顺服,最终在各各他的十字架上完全显明。在十字架上,耶稣经历了真正的“洗礼”——祂被罪的重担淹没,承受了神的忿怒。祂的死为我们成就了救赎,祂的宝血洗净了我们的罪,使我们与神和好。祂说:“成了!”(约19:30)这宣告了救恩的完成。受洗是耶稣公开担当罪人身份的时刻,十字架是祂实际付上代价的行动。两者共同显明祂的爱与顺服,为我们的救恩铺平了道路。所以,真正的悔改者明白第一件事是耶稣所受的洗,我不能受,因为救恩唯独是建立在祂的工作之上的。但是,真正的悔改也是明白第二件事是耶稣所受的洗,我也要受。真悔改的人拥有了为主受苦的能力和使命,拥有了为主去承受这个世界对主耶稣持续反对的能力。主耶稣的洗礼和十字架提醒我们:祂为我们承担了一切,祂在问我们“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弟兄姐妹,你是否愿意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祂呢?
历史见证:
我们再来看殉道者波利卡普(Polycarp,公元69-155年)。波利卡普是士每拿教会的主教,据传统,他是使徒约翰的门徒,波利卡普年轻时受洗归主,终身忠心服事神。在公元155年,他因拒绝向罗马皇帝献祭而被捕。波旅甲在受死前的审判中面对火刑威胁说:“我服事基督86年,祂从未亏待我,我怎能亵渎我的救主?你可以用短暂的火来威胁我,而这火不久必会灭掉。 但你对永恒刑罚的那火却毫无所知。 那火是为邪恶的人所预备的。 ”波旅甲被捆绑在柱子上,以火刑处死。 他在最后说:“赞美天父,让我配得现在的时刻。 将来我必与众殉道者一同分享基督的杯。 ”波利卡普的受洗是他效法基督的起点,他在殉道中的忠心则映照了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他的见证提醒我们,受洗不仅是信仰的开始,更是愿意为基督舍命的承诺。
三、耶稣复活:新生命的胜利与应许
耶稣的受洗指向祂的死,祂留下的空坟墓见证祂从死里复活,打破罪与死的权势,天使在空坟墓上向妇女们见证说“祂不在这里,照祂所说的,已经复活了”(太28:6)。而耶稣复活则是救赎计划的高潮。哥林多前书15:3-4说:“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又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复活是我们信仰的根基。
复活证实耶稣的身份
耶稣的复活证明祂是神的儿子。祂在受洗时所得的父神见证——“这是我的爱子”——在复活中得到最终确认。祂胜过了罪、死亡和撒但的权势。
复活带来新生命的盼望
因着复活,我们的罪得赦免,我们的生命有了永恒的盼望。耶稣的复活使我们成为新造的人,不再被罪捆绑,活出神的荣耀。“12你们既受洗与祂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祂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祂从死里复活 神的功用。13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 神赦免了你们(或作“我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14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西2:12-14)
复活是对十字架的得胜与应许
受洗是进入死亡,十字架是死亡的实现,复活是从死亡中得胜。耶稣的受洗预示祂的死,十字架成就救赎,复活带来胜利。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救赎的完整图景。
历史见证:
最后,让我们来看奥古斯丁(Augustine,公元354-430年)的受洗故事。奥古斯丁年轻时过着放荡的生活,但在母亲莫妮卡的代祷和神的话语感召下,他于公元386年在米兰归向基督,公元 387 年 4 月 17 日,复活节前夕,奥古斯丁和他的儿子在米兰,在安波罗修主持下受洗,成为基督徒。受洗后的奥古斯丁成为西方教会最伟大的神学家之一,他的著作《忏悔录》述说了他从罪中被救赎、活出新生命的故事。奥古斯丁的受洗不仅是他个人生命的转折,也影响了无数信徒。他的见证提醒我们,基督的复活大能能改变最破碎的生命,带来新生的盼望。弟兄姐妹,复活给我们盼望:无论你的生命中有多少“坟墓”,坟墓的石头终必滚开,在你里面的新生命终必得胜!基督的复活带给你新生命,在这今天这记念主复活的节日,你是否活出这新生命?
让我们祷告:
天父,我们感谢你赐下耶稣基督,祂的受洗、十字架和复活成就了救恩。感谢你通过历史中的见证人,激励我们效法基督。求你帮助我们活出洗礼的呼召,顺服你的旨意,传扬你的福音,作主耶稣忠心的门徒,荣耀你的名。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